我的頻道

*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
恢復預設 確定
設定
快訊

共和黨恐同室操戈 眾院議長麥卡錫:我會挺過

臨時撥款未納援烏方案 拜登矢言支持基輔

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申遺成功 中擁世遺增至57項

在景邁山大平掌古茶林,傣族小伙在採摘秋茶。(新華社)
在景邁山大平掌古茶林,傣族小伙在採摘秋茶。(新華社)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7日通過決議,將中國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,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」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。這也意味著,中國世界遺產數量增至57項。

來源:YouTube

目前的考古發現顯示,中國古人栽培茶樹的歷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,隨後茶的種植、飲用和茶文化從中國相繼傳到鄰國,並逐步走向世界。

新京報報導,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」位於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,是公元10世紀以來,布朗族先民發現和認識野生茶樹,利用森林生態系統,與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,探索出「林下茶」種植技術,歷經千年的保護與發展,形成林茶共生、人地和諧的獨特文化景觀。

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」是保存完整、內涵豐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,由5片古茶林,9個布朗族、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護林共同構成,至今仍保持著蓬勃的生命力,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智慧結晶,也是人與自然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範。

報導稱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」符合世界遺產標準ⅲ和標準v,反映傳統茶祖信仰基礎之上,政府管理與基層自治相結合,形成獨特的古茶林保護管理體系。這一體系充分尊重當地氣候條件、地形特徵和動植物種群,實現對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。展現山地環境下布朗族、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對自然資源互補性利用的獨創傳統,而遺產構成要素中的村寨與傳統民居建築在選址、格局和建築風格方面,也體現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和利用。

據報導,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」申遺歷時13年。2010年,針對世界遺產領域茶主題「空白」,中國國家文物局首倡景邁山古茶林申遺,並於2012年將其列入「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」。2021年1月,國務院批准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」作為中國2022年世界遺產申報項目,國家文物局指導雲南省、普洱市,編製提交申遺文本,克服新冠疫情影響,採取超常規、閉環方式,順利通過國際組織現場技術評估,最終確保申遺成功。

圖為景邁山翁基古寨的布朗族民居。(新華社)
圖為景邁山翁基古寨的布朗族民居。(新華社)

世界遺產 聯合國 國務院

上一則

星巴克邀拍片 不許提「中國造」 挨轟傲慢

下一則

九一八事變92周年 瀋陽撞響警鐘銘記

超人氣

更多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