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中國經濟崩潰論」甚囂塵上 新華社發表系列評論反擊

面對當前國際社會普遍看淡中國經濟未來表現,新華社發表系列文章反擊當前「中國經濟崩潰論」。17日首篇文章指出,這輪唱衰配合所謂「去風險」的論調而起,意在誤導世界,動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,把中國塑造為世界經濟「風險之源」,破壞中國與各國的合作關係,說到底仍是過去幾十年來多次出現並最終被事實反覆打臉的所謂「中國崩潰論」鬧劇的延續。
文章首先批評英國《經濟學人》日前一期關於中國經濟的巨龍封面「很唬人」,標題驚呼「中國經濟見頂了」。文章稱,同樣的巨龍形象曾出現在2002年6月15日期特別增刊,標題是「喘不上氣的中國龍」。該刊物當時預言,中國經濟增長在十年內將大幅放緩。
「然而接下來十年的事實是,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約10.5%,遠超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同期平均水平。」
新華社指出,根據國際貨幣基金(IMF)最新預測,2023年美國經濟增速只有1.8%,英國增速只有0.4%,德國經濟將萎縮0.3%。中國的經濟表現是:上半年GDP年比增長5.5%,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。
新華社表示,世界銀行、OECD和IMF分別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.6%、5.4%和5.2%。「這放在任何一個主要經濟體都是相當不錯的成績,中國經濟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『領頭羊』『發動機』。但某些西方政客和媒體卻罔顧事實,肆意炒作,唱衰中國經濟。實際上它們並非不懂經濟,而是別有用心。」
新華社稱,西方媒體和政客輪番上陣,急切切販賣焦慮,假惺惺把脈開方,就是想散布「中國經濟不行了」的悲觀論調,企圖瓦解民眾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,影響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,打擊中國經濟預期,破壞中國經濟運行,阻滯中國發展進程。
文章強調,中國政府有效利用充裕的政策空間,為應對短期波動出台針對性措施,今年前八個月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,「在世界經濟波動下行、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的背景下,中國經濟在持續恢復中展現韌性與活力」。
文章最後表示,中國目前面臨的國內外經濟複雜形勢不可否認,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更是客觀事實。「唱衰別人不會使自己更好,更干擾不了中國經濟穩健發展的進程。事實面前,『中國經濟崩潰論』注定再度崩潰」。
FB留言